智能汽车是怎么回事?看了视频你就知道
对新生事物的不信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你想想,车子毕竟是个大件。大几十万的价钱,我干嘛不买传统品牌?干嘛买它们?所以呢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必须拿出足够的差异化、足够的噱头才能打动消费者。比如说主打用户社区、以及服务的蔚来、造“超跑”的赛麟、前途们……而今天这台小鹏G3,它给自己的定位是“智能汽车”,小鹏的CEO何小鹏更是在演讲中放话:下一台车你可以不选小鹏,但一定要试试智能汽车。
那么我今天就带着两个问题试驾这台2020款 520长续航尊享版的小鹏G3:
1.它足够智能吗?
2.它的基本素质能不能打消消费者对新造车势力的不信任?
它足够智能吗?
造车新势力一直以“智能化”作为最大的卖点,也是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那么何小鹏先生自己也说了,这台小鹏G3是一台智能汽车,那么它有多智能呢?
你最容易看到的智能就是这块屏幕了。15.6寸的中控屏几乎和我的笔记本电脑一样大,视觉效果很夸张,不过边框宽了点,材质稍稍有些容易沾指纹。Xmart OS是小鹏的一个宣传重点,UI给我的第一感觉还是相当的好的,设计上还是明显参考了特斯拉,基本上逻辑的区别不大,所有功能的调取基本不超过两步。
而这块屏幕的流畅度我觉得比较一般,对于用惯了智能手机的现代人来说可能不是特别的习惯。地图拖动放大有明显的延迟,同时内置的抖音、FC模拟器之类的应用打开的都相当慢,同时在使用时的流畅度也比较差。不过语音识别是这台车的一个大亮点,实测下来比苹果的Siri反应还快,可以控制车辆的大部分功能:比如空调、车窗、导航,甚至是驾驶、动能回收模式。
而车顶那个凸出来的椭圆盒子,相信我们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它是干什么的。说实话我一开始还以为这个东西跟无人驾驶有什么联系,但事实上这就是一个摄像头。没错,唯一的功能就是拍照录视频。不过手势操控的功能还是蛮有趣的,当然玩个一两次也就腻了。(具体的功能演示你可以在视频里看到)
行车辅助方面喜忧参半。全景影像绝对要给好评,显示很清晰、准确,同时支持单摄像头查看,但是后置的倒车影像摄像头就出现了高ISO延迟的问题,要知道在倒车时零点几秒的延迟也是很致命的,一不小心碰到了小鹏给不给保呢?
一般车的自动倒车我根本不愿意去用,加速刹车惊悚,同时有极高的剐蹭风险。但是小鹏的这个功能,我试驾的这几天几乎都在用,实在是又快又准。它还支持人下车用钥匙遥控倒车,这个功能确实蛮炫酷的,而且其实应用场景并不少,基本上很多商场地下车库里被剩下来的车位都是靠墙的,毕竟停好了下不去啊,这个功能就完美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一点都不鸡肋。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无人驾驶了。这台车拥有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4个车身摄像头以及1个前向摄像头,小鹏宣传能轻松实现L2.5级别的无人驾驶。首先各种常规功能,自动跟车刹停,都是很常规的,识别的速度还挺快,刹车也比较柔和,同时刹车时它会首先调用动能回收。不过在夜间或者下雨天,车道保持的识别非常诡异,而且开启后你一动方向这个功能就自动退出了,非常恼人,完全不给你修正方向的机会。同时它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和特斯拉autopilot一样的自动车道变换功能,65km以上可以启动,它会自动识别旁边车道的车辆然后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变道。不过这个功能基本只能应付最简单的路况,使用场景比较苛刻。
总体来说,作为一台智能设备,它的功能噱头还是蛮多的。但是作为一台车呢?
首先它的外观是非常电动车的,开在路上绝对经常会有人问你这是什么车,卖多少钱,真的很特别,很有科技感,至少我主观来说很漂亮。但是做工呢?确实在这点上小鹏有待提高。车身接缝有一些不均匀,内饰装配工艺也有一些小的瑕疵。
内饰是典型的电动车风格,大屏加全液晶仪表。做工是强于外观的,皮质手感不错,缝线处理很高级,同时abc柱及车顶都有翻毛皮包裹;方向盘的握持感同样优秀,打孔的皮质材料我很喜欢,相对偏粗,对我来说正好,同时这台车采用了与某著名豪华品牌来自同一供应商的怀挡设计,初上手需要习惯一下,千万别把它当作雨刮拨杆了。实用配置也很齐全,无线充电、以及充足的usb口,很懂中国人,好评。
乘坐空间以及储物空间还是看视频比较直观,整体表现符合这个级别的正常水平,同时座椅的Nappa材质不错,填充厚实体感舒适;另外后备箱的备胎位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储物槽,增强了这台车的实用性。但是人机工学上有一些瑕疵,比如因为方向盘前后不可调,所以导致了习惯躺着开车的人完全适应不了这台车。对于我这种喜欢正襟危坐开车的人来说,这台车的驾驶姿势也有一些过于板正了。
另外有一点比较有争议的是,它的车顶采用了和特斯拉Model X一样的玻璃天幕,虽然给人的空间感很强同时小鹏官方宣称可以隔绝99%的紫外线,但是夏天的时候难免车内容易被晒的很烫,建议购置一个遮阳板。
这台车的电机功率达到了197马力、300牛·米,基本是个低功率2.0T的水平,实际的感受也比较接近,官方百公里加速为8.6秒,而我实测出的成绩基本都在7.8秒左右,表现在同级当中相当有竞争力。
开起来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完成度真的相当高,方向的虚位不大,同时有三段可调。三种驾驶模式我建议你放在普通模式去做日常驾驶,因为经济模式下实在太肉了,是那种起步会被加塞的肉,而普通模式下就有充足的电动味了,只要你想,没有人能加你塞。
我觉得最值得夸的是它的动能回收调校,开过的电动车里,它是少数能真正做到准单踏板驾驶的,而且线性程度做的很好,在动能回收开到高的情况下,松掉油门之后,动能回收会有一个柔和的介入然后逐渐达到最大的水平,同时车速也是很可控的。刹车的头段也让给了动能回收,同时没有特斯拉车型那种头段特别生涩的脚感。
当然小鹏也没有避讳后悬挂为扭力梁的问题,它的悬挂调校在舒适性上表现不错,经过颠簸路面或减速带时,能柔和的化解颠簸,乘客不会有明显的冲击感。在高速过弯时,能感觉到悬架给车辆的支撑,底盘也表现得比较紧实,没有松散的感觉,同时因为电动车中心低的先天优势呢,在城市当中穿行很自在,不显廉价,同时对的起这个价格。而激烈驾驶呢?我就不试了,确实没什么必要。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续航问题呢?
我这次拿到的是2020款 520长续航尊享版,电池容量66.5kwh,NEDC续航520Km。测试完全模仿日常驾驶最舒适的状态,不做极限测试,所以我是开着空调,而且驾驶模式是经济模式、动能回收为中档。在上海5-10度的气温下,实际测试下来小鹏G3的综合城市路况平均百公里电耗在17Kw/h左右,综合续航在400Km以内,够不够用看你自己吧。
充电方面呢,小鹏G3支持半小时将电量从30%左右充至80%。我从续航20%不到充至90%花了46分钟(平均充电功率55Kw),42.72度电共花费50.84元,折算下来就是1.2元一度电,一公里花费2毛钱左右。
不过尴尬的是,在国家电网的快充充电桩上它只能充到40Kw不到的峰值功率,而在自家的小鹏超级充电桩上也只有70Kw左右,也许小鹏也是为了电池寿命的考量限制了充电功率。有一点挺贴心的是,在小鹏超级充电站充电20分钟以上就可以在该停车库免费停车2小时,同时每个超级充电站至少都有一个小鹏车主专用车位,需要在APP中绑定小鹏车辆才能使用,也算得上是车主福利了吧。
那我们最后再回顾一下两个问题:
第一,它智能吗?
它的缺点在于:屏幕的流畅度相对一般,车机应用打开缓慢,地图拖动有延迟,倒车影像高ISO延迟明显,而且车顶的拍照功能比较鸡肋。另外无人驾驶识别车道线比较诡异,而且开启车道保持时你一动方向这个功能就自动退出了,非常恼人。
但是语音控制绝对要给好评,识别速度比siri还要快,基本解决了大屏没法盲操的问题,与内置的高德地图协调的非常完美。自动倒车绝对是业界最优秀的之一,车位识别又快又准,同时还拥有人下车再倒车这样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功能。
第二, 它的基本素质能不能打消我对新造车势力的不信任?
我觉得至少在短暂的试驾过程中,我没有发现太多的槽点。除了外饰做工以及一些人体工学上的瑕疵外,它的其他设计都很难让人挑出毛病。内饰材料上档次,底盘和踏板、方向盘调校也相当成熟。大家要知道一个问题,现在这些造车新势力都是供应商造车的模式,从内外饰到底盘到三电都有供应商来完成,然后自己做整合以及软件的开发,所以不要觉得什么开着就会散架啊什么的。我不敢打包票它的质量到底怎么样,但至少开起来它值这个价。
不过毕竟汽车是个不便宜的东西,这个价位大家注定还是回去买CR-V、RAV4、奇骏,哪怕是新能源车,传统车企也有着丰富的产品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小鹏G3基本上还是一个面向Geek的尝鲜之选。但至少它告诉我们,在互联网的思维之下,可完全造出一台价格不高但完成度很高产品。小鹏的第二款产品P7也将在未来发布,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台轿车产品,这台车我确实还挺期待的。30万不到的价格能有Model S几成功力?拭目以待吧。
1.9优秀留言
点个【在看】,
下次想看什么车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