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一旦患上大肠癌,就会给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那么你知道大肠癌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怎样才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呢?想了解的朋友就瘤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有关。
临床表现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右半结肠癌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这也是肿瘤确诊时,分期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阻塞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带有新鲜出血的大便表明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末端或直肠。病期的确诊常早于右半结肠癌。
3.直肠癌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梗阻。癌肿部位较低、粪块较硬者,易受粪块摩擦引起出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4.肿瘤浸润及转移症
大肠癌最常见的浸润形式是局部侵犯,肿瘤侵及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肛门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续疼痛是直肠癌侵及骶神经丛所致。肿瘤细胞种植转移到腹盆腔,形成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直肠指检可在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内扪及块物,肿瘤在腹盆腔内广泛种植转移,形成腹腔积液。大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有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两种方式。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肺部、骨等部位。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全项(肝肾功能+血清铁)、大便常规+便潜血等化验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有无缺铁性贫血、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进行血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检测,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在大肠癌患者中,CEA水平高并不表示均存在远处转移;有少数转移瘤患者,CEA并不增高。
2.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将纤维结肠镜伸入到结肠起始部位回盲部,检查结肠和直肠肠腔,并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和治疗。结肠镜检查比钡剂灌肠X射线更准确,尤其对结肠小息肉,通过结肠镜摘除并行病理学确诊。良性息肉摘除可预防其转变为结直肠癌,癌性息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
3.活体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对大肠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变的确诊以及对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可明确肿瘤的性质、组织学类型及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脱落细胞学检查准确性高,取材繁琐,不易获得满意的标本,临床应用少。
治疗
1.手术治疗
(1)治疗结肠癌的方案是以手术切除为主
Ⅰ、Ⅱ和Ⅲ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癌肿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式。IV期患者若出现肠梗阻、严重肠出血时,暂不做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直肠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是手术
直肠手术较结肠困难。常见手术方式有经肛门切除术(极早期近肛缘)、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低位前切术、经腹肛门括约肌腹会阴联合切除。对于Ⅱ、Ⅲ期直肠癌,建议术前行放射、化学治疗,缩小肿瘤,降低局部肿瘤期别,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2.综合治疗
(1)辅助化学治疗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5-氟尿嘧啶)的方案是目前III期结直肠癌和部分具有高危因素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为6个月。适用于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射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放射治疗者。
丙酮酸脱氢酶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丙酮酸脱氢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丙酮酸脱氢酶激酶是什么呢,丙酮酸脱氢酶抑制剂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丙酮酸脱氢酶,英文名PYRUVATE DEHYDROGENASE。有三种酶和六种辅助因子参与化学反应。丙酮酸脱氢酶的合成需要两小时。
又称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一种催化丙酮酸脱羧反应的多酶复合体,由三种酶(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和六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硫辛酸、FAD、NAD、CoA和Mg离子)组成,在它们的协同作用下,使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和CO2。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式是
CH3—CO—COO+CoA~SH+NAD→CH3—CO~CoA+CO2+NADH。
△G=-33kl/mol。
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分子量大约是4600000,一个球的形状,直径约30nm。复合核由2个24个氢硫、24个丙酮酸脱氢酶和2个12个氢硫酸脱氢酶左右的氢硫和乙酰基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更复杂。
在真核中,该复合物由60个丙酮酸脱氢酶和12个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环绕60个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排列而构成12面体。除含有这些主要成分外,真核生物的酶复合物还含有12个拷贝的蛋白质X(一种无催化活性的、与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相似的蛋白质)和1至3个拷贝的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这后两种酶通过使该酶复合物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调节其活性。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过程
1.丙酮酸脱羧形成羟乙基-TPP,由丙酮酸脱氢酶催化(E1)。
2.由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催化形成乙酰硫辛酰胺-E2。
3.硫化氢(E2)催化乙酰辅酶A的形成,而在2巯基还原二硫酰胺。
4.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使还原的二氢硫辛酰胺脱氢,同时将氢传递给FAD。
5.在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催化下,将FADH2上的H转移给NAD+,形成NADH+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PDHC由6种酶组成,其中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nase, E1, EC 1.2.4.1)、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化酶(dihydrolipoamide transacetylase, E2,EC 2.3.1.12)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dihydrolipoamide dehydrogenase, E3, EC 1.8.1.4)是其3种主要的酶。
(2)IV结直肠癌的治疗
主要是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等多种药物,常用化疗方案有FOLFOX、XELOX、FOLFIRI等,在化疗基础上酌情联合靶向药物治疗。
3.放射治疗
目前效果较好、研究较多的是外科和放疗的综全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三明治”式放疗等,各有其特点。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局部肿瘤浸润者、有外科禁忌证者,应用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大肠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大肠癌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一起大肠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活中一不注意,就很有可能会引发大肠癌,那么预防大肠癌我们该如何做呢?
1、不吸烟
不吸烟,也不接受被动吸烟,烟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吸烟能够诱发肺癌,同样能够诱发大肠癌,所以想要更好的预防大肠癌,需要从戒烟做起。
2、控制饮酒
不饮酒或控制饮酒,尤其不能酗酒,酗酒会破坏肠胃消化功能,从而导致身体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大肠癌发生。
3、保持正常体重
要保持正常体重,体重变化要在一定范围内,范围增肥减肥不可取
4、锻炼身体
积极锻炼身体,强健的体魄无论预防什么病都是关键,身体免疫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对大肠癌细胞的检测作用增强,从而更好的预防大肠癌。
5、不接触致癌物
不接触致癌物或暴露于致癌环境中,远离致癌物是预防大肠癌有一重要因素。
6、健康饮食
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7、不滥用药
不滥用药物,是药三分毒。
8、定期体检
定期健康体检,可以有助于排除大肠癌隐患,也可以及时发现大肠癌的存在,为大肠癌患者治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大肠癌的内容了,大家在看完之后是不是对大肠癌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呢,对于大肠癌的防治措施是不是有了一定认识呢。大肠癌虽然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帮助我们有效的远离疾病的困扰。